此举实质伤害性不大,危险性却极强。
据新华社报道,乌克兰副总理伊琳娜·韦列修克3日说,乌克兰军队首次使用西方援助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摧毁俄军一套S-300型防空导弹系统。美国官员5月30日证实,总统拜登已经有条件同意乌克兰用美国援助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先前,一些欧洲国家同样改变立场,同意"解禁"。俄罗斯方面则警告美西方和乌克兰,这将导致"致命后果"。
尽管乌克兰此前已使用过外援武器空袭俄目标,但此番美西方国家的明确表态以及乌克兰的实操展示,是否标志着俄乌冲突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
在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学者郑润宇看来,此举实质伤害性不大,危险性极强,"挽回面子"大过实战意义,"美西方的逻辑是一定要打败俄罗斯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优先促成停火。"
缺什么秀什么
"烧得很好。这是俄罗斯S-300。在俄罗斯领土上。"韦列修克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了一条图文帖。图片显示多辆汽车正在燃烧,冒出滚滚黑烟。她写道,这次打击就在(乌克兰)"获准在敌方领土上使用西方武器的头几天"。
有消息称,乌军2日正是使用美援"海马斯"高机动性火箭炮,打击了部署在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的S-300防空系统。
拿到"许可证"后迅速"发货"并高调"晒图",看似成效显著,但实际暴露乌方外部军援不力、战况不佳的现状,可谓"缺什么、秀什么"。用外援武器打俄本土或许算是"一根救命稻草"。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学者郑润宇指出,在武器援助层面,新一轮军援远未落实,比如,乌军急缺的制空和防空力量一直没有得到补充,被美西方认为能扭转战局的F16也未能登场;在人员培训层面,没能在战场上实现预定效果;在战况层面,乌军目前几乎没有完成任何美西方设计的重大战果。这些都令乌克兰以及美西方,对内、对外,都很难交代。
郑润宇表示,乌军在正面冲突无法取得进展的情况下,美西方支持其打击俄罗斯本土目标,从而在战局和宣传上有所挽回,即更加明确援乌抗俄的决心以及展示这是有成果的。对乌克兰而言,随着乌军前线吃紧,攻击俄本土能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乌军士气,并向外展示其仍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