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正在抓紧最后的机会冲入非洲"。
这句话是坦桑尼亚外长马坎巴在"非洲日"活动上说的,1963年5月25日,非盟前身成立,这一天就被定为"非洲日",以纪念非洲摆脱殖民束缚,争取独立的历史胜利。
坦桑尼亚外长马坎巴
马坎巴表示,西方尤其是美国,迫切地想冲刺进入非洲,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在非洲的影响力正在被中俄等新崛起的大国取代,比如美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被驱逐出尼日尔、马里等非洲国家。
此前,美国国防部与尼日尔达成一致,要求美国驻军在9月15日之前彻底离开尼日尔,但不同于尼日尔的前宗主国法国,美国被赶出去纯粹是自找的。
尼日尔去年爆发军事政变后,西方国家纷纷对其实施制裁。尽管如此,在法国驻军被要求撤离后,尼方仍然试图保持与美国的反恐合作关系。可美国非但不领情,还威胁要实施进一步制裁,以迫使尼日尔"恢复民主"。
美国国务院负责非洲事务的官员在访问尼日尔期间更是直言道,要想继续获得美国援助,就不要用华盛顿不喜欢的方式和中俄合作,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加码制裁。
美军撤离乍得
这哪是谈判的态度,分明是胁迫。经此一役,尼日尔也意识到无法继续与美国合作,于是在会议结束后没多久就宣布废除与美国的军事合作。这样一来,美军继续驻扎在尼日尔就失去了合法性,不得不撤离。
此外,位于中非的乍得也要求美国尽快撤军。虽说驻乍得美军人数不多,满打满算也就一百人左右,撤走对双方都没多大影响。但它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块倒下其他的也站不住脚,美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也日渐式微。
为了继续维持在非洲的军事存在,美国只好另找目标。上周,肯尼亚总统鲁托受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可是自2008年以来首次到访华盛顿的非洲领导人,意义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