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安保政策出现重大变化,已经决定解禁战机出口,警报已经拉响,日本解禁战机出口的目的是什么?除此之外,日本还有哪些动作?针对日方的举动,中方有句话不得不提,这句话又是什么?
不久前,日本执政的自民、公明两党宣布,就解禁出口下一代战机达成一致。26号, 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就决定解禁日本与英国和意大利共同开发的下一代战斗机向第三国出口,并在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上修改了"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的运作指南。此前,日本曾正式宣布将与英国、意大利一道,共同研制下一代战机,这也是日本战后发展大型武器装备第一次没有选择美国作为主要合作伙伴,而现在日方决定解禁战机出口,也就意味着日本政府已经转变了安保政策。至于日本解禁战机出口的目的,简单分析至少有三点:第一,借机突破日本战后70多年来禁止出口杀伤性武器的瓶颈,同时为今后日本军舰、潜艇等先进的军事装备直接出口第三国打开方便之门;第二,假借联合开发之名,为加强日、美、印、法、澳和其他"印太"国家军事紧密化合作打下基础;第三,挖掘了日本军工产业的潜能,刺激提升日本先进的军事装备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为日本强军扩军以及5年军费实现翻一番增加财源,维持日本军工产业基础。
由于日本政府解禁战机出口的对象限于与日本签订防务装备协定的15个国家,这其中包括印度、菲律宾、越南、澳大利亚。近年来,日方与上述国家之间的军事合作愈发密切。除了解禁战机向这些国家出口外,此前,日澳双方还有意扩大联合训练以及在澳开展日本远程导弹发射试验。对此,军事专家宋忠平就曾指出,日方此举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借此不断突破"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企图最终成为军火大国。如果这一动向得以实现,将成为日本对和平宪法彻底的、实质性的背叛与突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日方在做上述这些行动的时候,时常会将中国联系在一起,简单点说就是借炒作所谓"中国威胁"话题来为自己谋求"军事正常化"制造借口。